截至 2021 年 11 月,已有超過 30 跨專科合作治療2025 名卵巢癌病人在港怡醫院接受了 HIPEC 治療。 隨着人口老化,中風、慢性痛症等「老人病」愈來愈多,大眾對「復康」的關注亦有所增加,但整體社會對復康科仍有不少誤解,例如以為復康治療等同「物理治療」,也不理解復康科也是一門專業。 近年研究指出,在物理治療師協助下,ICU病人接受早期運動,對復康有正面影響;病人在ICU病房住院期間及離開後的營養護理亦需特別關注,所以營養師的角色愈趨重要。 他們日常需要操作很多複雜的儀器,例如護士會負責執行連續性靜脈對靜脈血液過濾術(CVVH);而過往原先由灌注師主導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服務,現已多由ICU醫生和專科護士主導的新模式取代。 鄧醫生在出任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前,曾借調至醫管局總辦事處出任代理質素及安全總監六個月,負責領導該部門推行不同工作項目及計劃。 上海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主任孫伯民指出,大灣區城市人口基數大,在引入昂貴醫療設備更具成本優勢,他舉例因香港人口基數低,本地機構對引入部分高價醫療設備,需顧慮成本問題導致望而卻步,期望未來透過大灣區醫療互通,共享資源。
- 面對人生無常,侯醫生亦曾感無助,「在一個當值的晚上,病房收治了一位沒有長期病患的60 多歲確診病人。他在疫情初期入過深切治療部,病情好轉便轉送隔離病房」。
- 計劃推展以來成效顯著,病人手術後住院的時間平均縮短約一天。
- 直至近十年間陸續有公立醫院開展急性中風溶栓治療,懷疑中風的患者在入院後瞬即透過腦部電腦掃描,分辨患上出血性中風或缺血性中風,並檢測血管的堵塞狀況。
- 最後我順利入讀醫科,畢業後為了擴闊眼界,於是選擇急症科成為我的專科,因為充滿挑戰,一方面考驗醫生的臨床判斷,但能夠即時幫助病人卻是很有滿足感的。
- 這包括了介入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支援和各種類型的藥物治療。
- 這個案正反映現代ICU講求團隊合作的特色,不同專科的醫生、護士和專職醫療職系同事必須互相溝通。
- 在該計劃下,伊利沙伯醫院七名年齡30至70歲的病人在5G及4K手術直播下完成神經外科手術,他們在術前同意直播,麥凱鈞說,今年內會深化計劃內容,希望全年有逾百名病人受惠。
至於室外工程亦大致完成,包括裝設窗戶及外牆覆蓋層;承建商稍後會拆掉棚架及有蓋行人道等,到時候新大樓的外觀便會全面向外展示。 另一方面,急症室稍後會將部份設施遷至新大樓地下,以便騰出現有急症室的空間進行翻新及改建,屆時公眾出入口將會有所改動。 我們會在事前透過多個渠道通知相關政府部門及公眾,確保急症室服務正常。
跨專科合作治療: 治療選項
有見及此,彩虹活動中心職員便化身為「外賣員」,將興趣班「到會」至病房,讓院友毋須踏出病房也可參加興趣班活動,而中心也可繼續協助拓展院友的興趣、發揮潛能。 抗疫一年多以來,葉姑娘有過半時間都在隔離病房工作,今年農曆新年她因工作,不能與家人過節,難免覺得可惜。 她說堅持抗疫,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在下班後,除下口罩,步出門口,吸一口新鮮空氣。 慢性疼痛不只是通過止痛藥來治療,即使使用強效的阿片類藥物,平均也只能減輕 30% 的疼痛,並且還有一系列的副作用;慢性疼痛的有效管理遠不止於止痛藥。 香港約有 10.8% 至 34.9% 的人患有慢性疼痛,這對情緒、睡眠、記憶力和注意力、工作和社交生活以及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技術包括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CT)、磁力共振掃描(MRI)、三結合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PET/CT-MRI)、電腦斷層掃描(CT)、3D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檢查、X光檢查、血液檢查等。
我們致力提供全方位的醫護服務,悉心設計的中心設有門診部和介入治療室,與物理治療部相鄰接;如需要也可以使用手術室、介入放射室和病床。 在多種情況下,醫生會考慮為病人在完成腫瘤細胞減滅手術後,再進行 HIPEC。 以治療第 3 期卵巢癌為例,相對於沒有進行 HIPEC 的病人,有研究發現接受腫瘤細胞減滅手術再加上 HIPEC 的病人,他們的無復發存活期中位數延長了3個半月,而總存活期中位數則延長了12個月。 (大公報 記者 鍾佩欣、黃珏強)大灣區醫療旅遊展今日(7日)起一連三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
跨專科合作治療: 相關文章
其次,培訓亦會針對日常照顧危疾重症病人的非紓緩治療團隊。 在跨專科合作、共同護理病人下,他們可透過臨床實習、調任、直接指導、個案會議等,學習控制不適症狀、為病人制定「預設照顧計劃」,以及照顧病人逝世後家屬等所需要的技巧,從而照顧有較簡單紓緩治療需要的病人。 惟其他專科團隊對紓緩治療的認識較淺,專科之間轉介出現缺口。 跨專科合作治療2025 「非紓緩治療團隊治理末期病人時往住面對不少困難,例如如何控制不適症狀、如何向病人及家屬傳達負面消息、如何應對病人提問,例如『我是否快死了?』等。」明愛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郭愛玲解釋。
全身正電子掃瞄不幸發現腫瘤已經擴散到遠處淋巴,肺和脊骨。 KK 接受了右腎切除術,並開始了第一線標靶治療 (sunitinib)。 第三,紓緩治療科團隊需要持續鞏固紓緩治療的專業培訓,並加強對其他專科,如腎科、心臟科、胸肺科等嚴重病患治療護理的認識,從而加強跨科緊密合作和溝通。 新界東聯網肺癌多元團隊獲得今年的醫管局傑出團隊獎,團隊會繼續努力為病人找尋病因與治療方法,在抗癌路上與病人同行。
跨專科合作治療: 健康教育
脊髓神經對放射線能量特別敏感,通常只能承受一個療程的治療,再次放療風險會大大增加,最壞情況放療也有可能導致神經永久損害和癱瘓。 病情穩定下來,腫瘤有輕微縮小,治療的副作用尚可接受,只是有一些血壓上升,皮疹和蛋白尿。 腹膜癌的成因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於腹膜的癌症,另一種則通常是因胰臟、胃部、結腸、卵巢和闌尾的惡性腫瘤擴散至腹膜而引起的。 (一)電機資訊類學群:舉凡電機電子資訊等相關學系因有修習過工程數學、電子、普物、計算機概論等專門學科適合選擇醫工所中之醫學電子組。 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跨区域环境污染协作治理制度体系,厘清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跨区域环境污染协作治理中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及职能权限,理顺多元协作治理主体与政府间的关系。
跨專科合作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一站式癌症治療中心
我本身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工作,在沙士期間亦有在威爾斯醫院急症室工作,當時身處的醫院有醫護人員受感染甚至離世,所以既擔心醫護同事的情況,亦因大家對病症未能完全掌握而擔憂。 然而,我為當時的醫護團隊引以為傲,欣賞同事堅守工作崗位、沒有退縮,仍然以病人為本,繼續努力醫治及照顧病人。 後來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的急症室因沙士影響而要暫時關閉,各急症室的同事被調派到其他醫院工作,大家都欣然接受,我也回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協助經歷沙士康復後的同事的覆診工作。 大公文匯集團旗下的線上平台「大文健康」欄目是大灣區醫療旅遊展獲邀參展商之一,今日起在會場內設置攤位,進行推廣宣傳。 展覽首日吸引不少醫療行業人士向攤位負責人尋求合作諮詢,期望透過平台向大眾解構日常保健、營養飲食,以至跨專科治療等醫學資訊,內容會於線上線下同步傳遞,受眾更覆蓋至全國用戶。 遼寧醫療設備企業市場經理孫先生表示,第一次來到香港參展,期望以香港作為平台,向大灣區及海外推廣產品。
跨專科合作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中風患者除承受身體上的創傷,據韓醫生粗略估計,大約有1/3至1/2的中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 「不少病人有一種謬誤,以爲看過醫生、接受治療之後,身體狀況便會頃刻間恢復如初,其實不然,大部分患者都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恢復。」韓醫生指,尤其是一些患者比較難接受中風後的身體狀況,覺得自己的能力大不如前。 倘若他們的情緒影響治療以至復康的積極性,便需要臨床心理學家介入。 韓醫生憶述,當年公立醫院成立專門護理中風病人的腦神經科護士診所,該腦神經科護士需與他緊密合作,由巡房到診症都寸步不離。
跨專科合作治療: 醫療團隊
「別小看食物落入氣管的後果。輕則只是兩聲咳嗽,嚴重則可引致肺炎,甚至窒息。」因此,言語治療師在中風患者的復康路上也扮演重要一角。 該先導計劃屬智慧醫院項目之一,去年11月30日開始試行,將手術室以往只可輸出1080p全高清畫質,提升為4G超高清高解像度,另透過5G高速傳輸,將手術室內情況直播至手術室外的指定平板電腦,時差少於一秒。 伊利沙伯醫院是目前全港首間公立醫院使用該技術應用在神經外科微創手術,該院暫只有一間手術室配置該技術。 近月我們除了堅守照顧病人的工作外,也為疫苗接種出一分力。
跨專科合作治療: 個案分享
在新服務策略下,醫管局會為不同專科、範疇和職系的同事加強培訓。 首先,醫管局會加強紓緩治療的基礎培訓,如舉辦講座、工作坊等,讓所有醫護同事認識紓緩治療的理念及原則、「預設照顧計劃」的概念,有助他們及早洞悉病人接受紓緩治療的需要,提供適當及適時的服務轉介。 跨專科合作治療 此經歷讓我深受震撼,我不斷反思「能否有機會接受更全面的醫學訓練,可以避免這類病人所承受的痛苦?」於是我毅然到加拿大接受復康科專科訓練。 在北美洲,「復康科」稱為「物理醫學及復康」(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物理醫學泛指非以藥物或手術的治療方法,此專科的訓練涵蓋多種專科的知識,包括內科、骨科、神經科、矯形科,脊髓受損科、痛症科等,需要對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結構有深入的認識,方能為病人提供全面而合適的復康治療方案。
跨專科合作治療: 善用科技 協助診斷及復康訓練新界西聯網致力發展智能醫療
「大文健康」將於今年8月推出連續影片特輯——「華專脈搏」之「健康智庫」第二季,與知名醫療機構Icon癌症中心合作拍攝,邀請腫瘤專科醫生張文龍、結直腸外科醫生朱建華等專科醫生向大眾講解跨專科治療的醫學新資訊。 新界西醫院聯網最近與天水圍的明愛樂勤學校合作,為學生安排跨專科的坐姿視像會診服務。 由於部份學生有肢體障礙,坐姿或會有問題,須經常往返醫院接受治療。 在疫情下,為了減少他們外出感染的機會,聯網利用科技遙距跟進學生的情況。 跨專科合作治療 我們會為每個患者都進行全面的疼痛評估,這是個人化疼痛治療計劃的基礎,並與您討論不同組合的治療選擇,為您的疼痛問題找出最佳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跨專科合作治療: 支援和復康
若當地銀行支持企業以人民幣結算,央行需研究流動性安排;而且,當地對人民幣託管和投資渠道等認知很少,港銀可向他們推介人民幣服務拓展商機。 新界西醫院聯網義肢及矯形部主要為病人配置義肢、矯形器及其他康復輔助器具。 義肢矯形師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如他們的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及自理能力等,為他們設計及製作最合適的輔助器具,幫助他們回復活動能力。 KK在接受五次SBRT期間基本上沒有什麼不良反應,治療過程十分順利。 完成手術和SBRT後,KK痛楚完全消失,並繼續接受二線標靶藥。 一方面脊骨是癌症骨骼轉移最常見受影響的位置,而且脊椎骨負責承托上半身的重量,更重要是脊椎骨的中央管道保護著脊髓神經,這主神經是大腦控制四肢活動的唯一神經通道,一旦受損,病人便會永久癱瘓。
跨專科合作治療: 跨專科合作治療 控制脊椎腫瘤 保存病人活動能力和生活質素 林泰忠醫生
重頭戲之一的醫療行業發展趨勢及新技術形勢學習研討會同日開鑼,來自香港、廣東及上海的醫療專家分享行業發展新趨勢,探討跨地域合作。 多位專家認同透過大灣區平台,可更有效發揮跨區域合作,包括合作進行藥物研發、醫療資源共享、學術交流等。 有深圳專家表示,留意到香港看症輪候時間長,建議可透過跨境合作,讓有需要港人到深圳看診,透過醫療資源共享,縮短在港輪候時間。
來自深圳的生物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張先生表示,企業服務市場化的起步階段,參展希望利用好大灣區的傳播優勢,借助香港作為品牌向大灣區及海外推廣的第一站。 他表示,香港在藥物研發上是國際交流熱點平台,市場更為成熟,對新技術包容度高,期待能在香港尋找合作夥伴,讓企業技術優勢得到長足發揮。 除了場上的11人,韓醫生認爲,家人是中風患者的最佳12人。 「一些中風患者本來有工作,但中風之後因爲活動能力受創,所以被迫提早退休,需要家人照顧。」多年來韓醫生見盡各種個案,有家人每次陪伴中風康復者復診,亦有家人每天在病床邊守候在則。 沒有球迷支持的足球隊難以勝出比賽,病人若要戰勝中風這個勁敵,家人的支持亦無比重要。
尤其,更生保護會輔導的毒品更生人超過半數以上,資源共享有其必要性,因此112年5月12日由柯怡如檢察官主持的高檢矯正更保聯繫會議中,柯檢察官表示,本次會議落實貫穿式司法保護之精神,從監所內至監所外,一路照顧陪伴更生人。 感謝東森集團的支持,協助行銷更生商品,提升更生人正面形象,對社會大眾接納更生人意義重大。 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轄下的彩虹活動中心不時舉辦各式各樣的訓練和興趣班予住院智障科院友,讓他們在住院期間也可以培養興趣、發展所長。 跨專科合作治療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未止,承建商參加了業界為工地人員提供的一次病毒自願檢測服務,並已於一月中旬完成,共超過五百六十人參加,全部檢測結果呈陰性。 而因應政府的新一輪防疫措施,承建商在二月二十二日起已要求所有出入工地的人士,必須持有十四天內進行病毒檢測的有效陰性檢測結果,以進一步減低病毒在工地傳播的風險,保障大家的健康。 K 這類輕症病人,治療期間需要每日監察身體狀況,由身體自行對抗病毒,無需服藥,待CT 值超過30,即病毒量屬低水平,或出現抗體,就可以出院。
跨專科合作治療: 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通訊第 34期 (2021年 4月號)
醫管局正計劃增撥資源,加強紓緩治療的培訓,讓所有醫護同事具備相關基本知識及技巧。 對抗癌症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由得知患上癌症的一刻,到接受治療、面對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以至康復後走出癌症的陰霾,每一段路都看似荊棘滿途。 身爲醫護人員,我們當然能夠單純用數字總結患者的病況,但是我們明白,在一堆堆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癌症病人。
跨專科合作治療: 病人上肢活動能力有明顯改善
產房聯同產前病房會由現有大樓的七樓,遷至新大樓九樓,整體產房病床數目會因而增加,進行緊急剖腹生產的手術室,在設計上也會與時並進,而後勤區域如檢查室等亦會擴展,有助加強對產婦的支援。 而為便利聯網同事接種疫苗以加強自身及對病人的保障,聯網於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及青山小欖醫院設立四個員工接種中心,為同事提供科興(Sinovac) 疫苗。 如同事希望接種復必泰(BioNTech)疫苗,可以乘搭專車到元朗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屯門醫院病人資源中心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吳燕卿亦曾被列爲密切接觸者,而那時正值疫情高峰,密切接觸者可能要等上數天才獲安排入住檢疫中心。
跨專科合作治療: 香港仔
四是统筹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实现共建、共营、共享以及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主要包括统一规划同类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等。 同时,健全公民权利保障机制,明确公众参与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协作范围,强化公众知情权与话语权。 通过公益诉讼、协商会议、授权NGO等多种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的跨区域性质日益明显,探索构建“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跨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长效机制是破题的关键。 更生保護會今年推出更生事業群,邀請績優自主監外作業廠商加 跨專科合作治療 入,讓更生人能延續在監服刑時的工作,讓他們獲得一技之長,且每月工作待遇符合市場行情,能鼓勵更生人穩定工作,和一般人有相同的陞遷機會,對更生人適應社會助益良多。 但在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下,為減低感染風險,院友需盡量留在病房活動,避免外出。
本港醫生正進行多項研究和教育、專業交流活動,希望能更好發揮跨學科脊椎骨腫瘤治療的效果,並對更多合適的病人使用SBRT。 在骨骼腫瘤的擴散病人當中,放射治療能有效控制痛楚,成功率達七成以上。 由於放射治療沒有入侵性,不需麻醉,最簡單的方案只需接受一次、少於五分鐘的放射線照射,基本上任何年齡,任何病情階段的病人都能從中穫益。
跨專科合作治療: 相關新聞
「一來可減少舟車勞頓,二來學校對學生來說是熟悉的環境,他們表現會較適應,有助醫護人員觀察他們平日的坐姿及使用輔助儀器的情況。」鍾校長表示,家長們也頗接受視像會診的安排,更希望可進一步推展至其他專科。 梁家衡續指,引入機械臂後曾經進行成效研究,發現病人的活動能力有明顯改善,包括手部的握力及抓力等,有助他們提升自理能力。 有鑑於此,博愛醫院已將此項復康治療推展至其他喪失上肢活動能力的病人,包括腦部受損、肌肉硬化及脊柱受傷等,亦會安排物理治療部病人使用機械臂,幫助更多病人。
跨專科合作治療: 健康精選
婦科腫瘤會在生殖系統內的器官出現,包括外陰、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和腹膜等。 許多案例已證實患有如卵巢癌的婦科癌症病人,若被安排在專科中心裡接受婦科腫瘤科專科醫生的治療,將能獲得更佳治療效果。 ■:實在要感謝以前的聯網總監和行政總監的提攜,讓我有機會參與醫療的規劃、發展及管理工作,我也看見這方面的重要,因此願意承擔。 後來我嘗試從另一角度看:規劃的出發點除了考慮醫護人員,更以適切病人的需要為先,因此從事醫療行政工作實情是轉換了不同崗位服務市民。 作為急症科醫生,我習慣急速的節奏,但從事規劃、資源調配的工作,卻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按部就班,適時與醫院及總辦事處的同事一起商議。
當您蒞臨本中心,便能夠透過一套全面的腫瘤護理及支援服務,讓你更安心地進行康復療程。 這個案正反映現代ICU講求團隊合作的特色,不同專科的醫生、護士和專職醫療職系同事必須互相溝通。 每個人的長處各有不同,經多方商討出來的治療方案,集百家之大成,一定比「一言堂」為好。 跨專科合作治療2025 而深切治療科專科醫生除了如上述個案中搶救病人外,更重要的是在各個專科及專職醫療職系中擔當協調的角色。 港怡醫院的跨專科團隊致力為病人帶來理想及長效的治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