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在沙灘扎營,就要注意夜晚會否水漲。 小編當天就是遇到這個問題,其他營友睡到晚上就要搬上營地了。
還好路線中除了鹹田灣往大浪坳一段較為陡斜外,整條路線起伏不大;此外,此路線為麥里浩徑2段,不論鋪設及指示都非常清晰,整體而言屬中等難度。 大浪西灣,即西貢「大浪四灣」中的西灣(大浪四灣由南至北排列為西灣、鹹田灣、大灣及東灣)。 砵甸乍山郊遊徑上有一觀景台,向東直望是佛堂門、東龍島的地方。 筆者數年前除夕元日曾於這觀景台靜待黎明一刻,觀賞那年第一個日出之時光。 往後路段風如畫,可望到鶴咀半島東岸、大浪灣以至石澳一帶天然海岸線風景。 龍躍徑相當好行,緩緩上山,兩旁又廣植樹木,綠樹林蔭。
大浪灣行山: 砵甸乍山 (小西灣 – 大浪灣)
上山之入口在公園內,起初是樓梯,但不遠處,已是英軍昔日建設的車路,後來被冠上「龍躍徑」一名。 撇除水路交通,行長咀最方便的起點相信是北潭凹。 在西貢市中心搭94號巴士到北潭凹下車,橫過馬路,起點位置有涼亭、公廁及汽水機,方便行山人士集合,出發前整理行裝。 初段逆走麥徑第2徑,全是平坦的石屎路,以落斜為主,行約半小時抵達海邊的赤徑。
- 而在這個石級位置上打卡,有如到了東南亞的異國小島,甚有熱帶樹林的特色。
- 地鐵港島綫在1985年5月31日通車,由金鐘直達柴灣,但當時小西灣並未興建成居民社區。
- 登上龍脊遠眺遼闊壯觀的海景,腳下盡是渺小的島嶼,再以水清沙幼的大浪灣作終點,此趟旅程必定能讓你心馳神往。
- 的士:於西貢市中心乘搭綠的至西灣亭落車,車費約$90左右。
- 大浪頭之後還有路去大浪咀,或落到有人露營的草坪。
- 行至沙灘盡頭,會見到一個水池,乃雙鹿石澗的下游出海位。
橫越沙灘途中,見到一塊標距柱的鐵片放在石墩上,可能標距柱因「山竹」損毀,所以有好心人將鐵片放回當眼位置。 大浪灣行山 行至沙灘的另一端,踏過鹹田灣的地標木橋,就會去到海風士多及安記士多。 大浪灣行山 離開西灣觀星地點,再沿麥理浩徑往上行,不久來到最高處,景色豁然開朗,先見東方一望無際的大海,其後俯瞰鹹田灣、大灣及東灣的景色。 大浪灣行山 如果天朗氣清的話,還會見到陡峭的蚺蛇尖在灣後挺拔而立。 沿石屎山徑緩緩下去,來到鹹田灣,這個沙灘也是露營勝地。 沿橫山徑行,接上從東灣山下來的山路,踏足長咀。
大浪灣行山: 大浪西灣行山攻略|香港新手行山路線 @ JOYEE WALKER
行到大灣,終於見到目的地長咀,但尚有2小時的路程。 大浪灣行山2025 望住東灣山,行過大灣,到沙灘盡頭便見有小路。 之後到長咀的山路都崎嶇狹窄,比麥徑難行得多,請有心理準備。 沿明顯的沙泥路行,攀升上一處山坳,見到分岔口,有左右兩途,選行近海的右路。 經過赤徑良友士多,沿海邊走,路過衛生情況不太理想的赤徑公廁,行橋過澗,分岔口直行上斜。 行了20分鐘,幾乎全程上斜,有點吃力,上到約150米高的大浪坳。
此四灣水清澄明、沙幼如粉,保存著原始風貌,因此大浪灣被譽為「香港的後花園」。 遊覽大浪灣,最方便的路線是由西貢市乘車至西灣亭,再走水泥徑下達西灣,再續遊餘下三個海灣。 此外,也可以北潭凹或乘街渡至赤徑作起點,經過大浪坳走至鹹田灣。 路線起點位於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的港島徑第八段,走過一段林蔭小徑後,眼前就是一大片藍塘海峽的美景。 在這裡你可以眺望山下的石澳泳灘,還有石澳半島外的兩個小島五分洲和大頭洲,藍天碧水景致非常迷人。 登上龍脊遠眺遼闊壯觀的海景,腳下盡是渺小的島嶼,再以水清沙幼的大浪灣作終點,此趟旅程必定能讓你心馳神往。
大浪灣行山: | 大浪西灣
西貢的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是香港的行山遠足勝地。 由西灣亭起步,一小時內可抵大浪西灣,沿麥理浩徑第2段走,便會去到鹹田灣的沙灘。 穿過鹹田灣村,沿麥徑上行,越過大浪坳,落到赤徑,最後抵達北潭坳,全程約11公里。 今次避走沙灘,找小徑行入沙灘後的平地,之後回到鹹田圍。 在路口轉右,往大浪村,沿住麥理浩徑第2段上大浪坳,落赤徑,最後回到北潭凹。 全程來回行了21公里,包括休息時間,花了7小時。
多片草坪分佈於叢林之中,平地上有露營及生火的痕跡,經過這些草坪,橫過溪澗,沿小徑上攀,離開東灣,回去大灣。 原路離開長咀,回到往東灣及上東灣山兩條路的路口,記得選左路橫山徑去東灣,不要上東灣山! 沿橫山徑走,見到那塊有黑色塗鴉的大石時,今次可以選擇行另一條路,不落沙灘,而是轉右繞到東灣後。
大浪灣行山: 大浪灣乘車回市區
有如其名,大浪灣在無阻礙的情況下,確實是顯得相當大浪,所以亦是衝浪的熱點之一。 由於大浪灣附近有不少山徑,因此深受港島區山友歡迎,最常見的路線便是由小西灣行至大浪灣。 鹹田灣是西貢大浪灣群之一,大浪灣群除了西灣及鹹田灣外,另外兩個灣分別是東灣及大灣,但它們都不是麥理浩徑所經過的。 大浪灣行山 爬上打爛埕頂山的觀景台,你可以俯瞰石澳、大浪灣、東龍島,以及香港島東面海域的壯麗景色。 由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的一段山徑如騰飛的龍背般高低起伏,「龍脊」的名字由此而來。
大浪灣行山: 西貢|大浪西灣 – 香港美麗沙灘/露營-(最快、最輕鬆前往方法)
就算有夜行準備,也不建議夜行長咀至大灣的路,建議最遲5時接上麥徑回程。 21公里的長咀路線當然不宜新手嘗試,行長咀的朋友最好先有行麥徑第2段的經驗,並試過多次行超過10公里的行山路線。 行長咀對體能需求高,還考驗行山人士的體力分配,去程不宜行得太快以致耗力太多,需要留力回程用,最後由赤徑回北潭凹都要不斷上斜。 另外,如果去程行到大灣或東灣已經筋疲力盡,那就不要勉強去長咀,及早回頭,量力而為。 這條路也不易行,凹凸不平多碎石,都要行15分鐘,才落到東灣沙灘後的叢林。
大浪灣行山: 筲箕灣鐵橋棧道
由約150米的土地灣起行,中途見到涼亭時右轉往登山方向,大約30分鐘內就到達最多人打卡的平路。 大浪灣行山2025 居高臨下整個藍塘海峽、石澳半島、五分洲、大頭洲等盡在眼前。 大浪灣行山2025 除了青山綠水,亦聽到由泳灘傳來陣陣笑聲,視覺及聽覺都予人放鬆之感,難怪康文署以「海闊天空風景路線」形容這條世界級路線。
大浪灣行山: 大浪灣行山路線打卡點超多!絕不止海天一色的美景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大浪灣行山 小巴:於西貢(親民街)乘村巴NR29(29R)至西灣亭落車。 的士:於西貢市中心乘搭綠的至西灣亭落車,車費約$90左右。 據網上資料顯示,這裡本身有兩個探射燈碉堡,除以上的,另一個已經被完全被毀了,相關建築物被吹到岸邊。
大浪灣行山: 大浪西灣 Tai Long Sai Wan
在北潭坳,可乘坐九巴94號或者小巴7號回去西貢市中心,如果在假期的話,還會有九巴96R前往鑽石山。 不過,在大浪頭休息半小時後,發現已是下午2時,時間不早,不去大浪咀了,原路折返。 可能你覺得下午2時還很早,但對於出長咀而言,就是該回程的時候,因為之後要行10公里山路才回到北潭凹。 參考去程時間,預鬆不預緊,估計要行3小時回到北潭凹。 由於行山當日仍是冬天,下午5時後天色便暗,所以2時就要離開長咀。 跟住指示牌往鹹田灣方向走,行多10分鐘平坦好行的村徑,就抵達鹹田。
大浪灣行山: 港島徑第1段
此地有涼亭及少量康樂設施,以及晨運人士修築的構築物,可於此地稍事休息再繼續。 再上山,是砵甸乍山郊遊徑,此徑需拾級而上,唯越登越高之時,回望背後風景,是對岸將軍澳新市鎮的景致。 要行今次介紹的路線,讀者山友家長們只能坐巴士直達小西灣,但巴士路線便捷通達,覆蓋港九多個地區。 起步點在藍灣半島旁的小西灣海濱花園,可先讓小朋友在公園遊玩一下再上山。
大浪灣行山: > 香港好去處搜尋
拾級而上,不用2分鐘,就會到達歌連臣角道啦。 沿歌連臣角道向下行,盡頭就是歌連臣角懲教所,而想偷步直接到達的話,大家可以在柴灣港鐵站,乘搭 18M 小巴,不過班次不多(班次詳情)。 這個營地是位於沙灘正中間的草地(其實也不算是啦,是一些矮小植物),在這裡扎營都算困難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到沙灘上扎營。 往後於鹹田士多後右方小徑到達大灣(左為麥徑往大浪坳)。 跨過大灣赤沙綠水,盡處見崎嶇小路上行,便能一睹大浪灣第四個海灘-東灣-的美麗景色。 吹筒坳是個十字路口,有個平台予遊人休息;此處接上麥理浩徑第2段,轉右往西灣山及浪茄,轉左則上山往螺地墩,直行則去大浪西灣。
那兒有紅色小巴回筲箕灣,如不欲坐小巴,可沿大浪灣道多行10-15分鐘至石澳道交界乘9號新巴回市區。 上到大浪坳,有個亭,右方的山路是前往蚺蛇尖,別亂走上去;今次的路線則繼續沿大路直行,全程落山至赤徑。 接近赤徑時,會經過一路口,右方有樓級往赤徑碼頭供打算在赤徑坐船離開的朋友,但如果去北潭坳的話,則繼續沿麥徑直行。 西貢長咀是香港內陸的東極,遠離城市,人跡較罕。
大浪灣行山: 行山|大浪西灣路線5個打卡位發哥都行 上山下海路經兩大靚海灘
地鐵港島綫在1985年5月31日通車,由金鐘直達柴灣,但當時小西灣並未興建成居民社區。 直至現在,歷史遺留的問題,以致通勤鐵路不能直達這小社區。 大浪灣行山 大东山是香港第三高的山峰,如果你想在香港观赏日落,不如来大东山看看,在晚霞中,亲身感受足下漫山遍野芒草的金色温柔。 由於石澳健康院封了路,只好兜路向石澳後灘走,敬請遊人不要騷擾到民居。
抵達引水道後,前行一小段,有一郊野公園路牌引路往大浪灣,沿路落即可。 但查實繼續沿引水道前行,可去到馬塘坳,再逆走港島徑第八段至大潭峽一樣有巴士可返回市區。 落大浪灣之途沒有甚麼難度,只是連串石級,但路況良好。 到達大浪灣,可參觀下香港九大古石刻之一的所在地。
大浪灣行山: 港島南六山
如想在赤徑離開,可在碼頭搭乘私人小艇(要講價)到黃石碼頭,再乘94、96R或698R巴士離開。 由赤徑至北潭坳終點,雖然上斜,但斜度不大,約一小時左右便可到達,沿途還可以欣賞黃石碼頭對開的海岸美景。 難度方面,由西灣亭走往黃石碼頭距離有大約13公里,路程不短。
大浪灣行山: 大浪灣建議路線
由東灣起計,行了約30分鐘行到這個位置,但離長咀的盡頭尚有一段距離。 沿明顯的山路行,不久見到一枝木柱,上面寫住「KK 」的座標。 不久,行至一分岔口,選右路行,沿山脊走,清晰見到之後的山路。 經筲箕灣A3出口到巴士站乘9號新巴、或於筲箕灣A2出口到小巴站坐紅Van,於土地灣下車就可以起步。 該處有完善的廁所、地圖、路標,山路可同時容納兩至三人,足以應付閒日人潮,但假日出遊的話,可選擇較早出發以減少在山上排隊時間。 小西灣起程的話則相對容易,巴士47M、788、789、8P都可以前往,非常方便。
大浪灣行山: 西貢行山路線|長咀之旅經驗分享 連走大灣東灣來回北潭凹21公里
這是出長咀前最後有士多的村落,即是最後補給點,建議大家準備好3到4小時的糧水才好離開鹹田。 留意西貢區議會的指示牌,在分岔口轉左往大灣行。 初段仍是石屎路,但經過村屋後,逐漸變成原始山徑,路旁有鐵管。
上山途中,會經過一個觀日出的位置,其後舊西灣營地已變成西灣觀星地點。 觀星地點是一排環形長椅,按人體工學設計,方便遊人躺臥在上面觀星。 不過,這個新觀星地點不太獲網民歡心,不少人在漁護署的Facebook「嬲嬲」。
通過海風士多,沿村路繼續行,不久見到左旁有溪澗。 在村內小路轉左,開始上山,幾乎全程石屎斜路,也沒有什麼風景,要有悶的心理準備。 這段路頗需氣力,較少做運動的朋友可以多休息,慢慢行。 北潭坳是西貢郊遊的交通樞紐,為麥徑第2段的終點,也是麥徑第3段的起點。
大浪灣行山: 香港區山徑
由左方隨麥理浩徑橫越沙灘,於河口後方踏石橋上走,再下落至鹹田灣。 行至赤徑海邊,左方是草地是露營熱點,右邊的泥灘常見遊人玩水。 經天橋過澗後,會到赤徑的公廁,續沿石屎路走,則來到赤徑村。 之後的路全是鋪得美侖美奐的石屎路,緩緩地上斜,大約行多半小時,就會抵達北潭坳,麥里浩徑第2段完結。 小西灣位於柴灣以東,曾幾個時小西灣是英軍在遠東地區一個無線電監控中心,監聽敵軍有否作出一些軍事滋擾行為或不尋常調動。 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英軍把整個小西灣交還港府發展成住宅小社區。
起步一氣呵成走到山頂,大概要行走1000級左右,建議大家調整步速啊。 於西灣亭下車後,右邊下走西灣路落吹筒坳(左邊可上走至螺地墩)。 再下走至大浪灣的首個海灘西灣(右方可上攀西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