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邨社區主任胡景鵬指,該班車(79P)遲了20多分鐘才到達,後來才知是司機可能行錯路線,認為城巴需要改善預警或通報機制。 相關事件亦曾有北區區議員提案,要求巴士公司檢視新路線車長訓練及脫班問題,《東呼即應》亦就此事向城巴查詢,惟至節目錄影一刻仍未獲回覆。 十四鄉巴士2025 2016年2月29日,九巴增闢87D線的特別班次87E,由泥涌開出,途經西澳、帝琴灣及烏溪沙站附近一帶的私人屋苑,然後取道馬鞍山繞道及大老山公路特快直達獅子山隧道、九龍塘、旺角及尖沙咀,成為十四鄉地區首條直達九龍市區的巴士路線。 龍運巴士E3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元朗(八鄉路)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錦田(高埔村)、凹頭、元朗大馬路,取道元朗公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及順朗路往返東涌市中心和機場後勤區。 十四鄉巴士 此路線前身為途經大欖隧道及青嶼幹線的E34B線,因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而改經該路並更改線號,並同時伸延服務範圍至凹頭一帶。
他指所有巴士線皆會設轉乘優惠,包括巴士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詳情將於正式開辦時公布。 另一區議員劉勇威則在會上怒斥運輸署沒有考慮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太和站天橋人流已經非常擠逼,取消第307A號線只會逼更多太和及大埔頭居民改搭東鐵。 西貢北鄉事委員會主席、大埔區議員李耀斌,亦對一直缺乏路線往來西貢北至大埔表示非常失望。
十四鄉巴士: 巨無霸海鱺魚落網 成為澎湖魚市場「巨」星
西沙路沿途十四條鄉村,統稱「十四鄉」,涉及企嶺下老圍、企嶺下新圍、西徑、瓦窰頭(鴨麻寮)、田寮(大洞禾寮)、大洞、井頭、馬牯纜、輋下、官坑、泥涌、西澳、將軍里(已消失)和樟木頭。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嘉義市教師職業工會與嘉義市教師會今天舉辦「嘉市112年度SUPER教師頒獎活動」,市長黃敏惠、議長陳姿妏及立委王美惠等人到場祝賀獲獎的宣信國小主任王文志、民生國中老師黃家珊,肯定並感謝兩人多年來為教育的付出與奉獻。 「山區就業不容易,偏鄉獎勵金來補!」,原居住於市區的美芬(化名)嫁入山區,今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永康就業中心的協助下,運用「疫後缺工就業獎勵方案」成功就業,除原領薪資外,每月還可請領獎助津貼9000元,讓原本就有經濟壓力的她解除家庭的燃眉之急。 愛的文化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陳麗鳳表示,她也是鄉下長大的孩子,國二時父親過世後曾經歷困頓生活,很能體會經濟弱勢的家庭狀況,因不忍看偏鄉孩子早上餓肚子上學、影響學習又加大城鄉差距,所以號召新北市南投同鄉會理事長吳俊逸等熟識的朋友、協會及國際獅子會共襄盛舉,透過補助學校經費來購買早餐,讓孩子上學無後顧之憂。 當巨大海鱺在澎湖魚市場亮相後,立即吸引眾人的圍觀,大家議論紛紛,以目前市場售價每公斤 元計算,這尾海鱺價值約28000元,讓漁民意外發了一筆小財,但是可遇而不可求,一切都是因緣際會,未來要破這尾紀錄,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成為絕響。
東網曾多番報道入伙逾兩年的粉嶺皇后山交通配套情況,當中九巴加強早上繁忙時間服務,為居民節省寶貴車程;反而獲多條直出市區巴士線的城巴,對當區居民訴求愛理不理。 十四鄉巴士 十四鄉巴士2025 《東呼》團隊旋即訪問不同地區人士,傾聽民意,就讓政府辦不了的事,東方一呼,各界即應。 運輸署表示,因應地區發展包括新房屋或基建項目而策劃提供合適的公共運輸服務。 自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入伙以來,該署積極與巴士公司商討加強往返市區的公共交通服務。
十四鄉巴士: 使用狀況
十四鄉在1970年代以前是偏僻村落,並無行車道路,居民出入主要利用現時井頭村東邊碼頭,乘搭渡輪往返大埔滘(碼頭後來遷往沙田馬料水),與大埔墟聯繫緊密,故長期撥歸大埔區管理。 另為解決近來復康巴士駕駛缺額及年度休假致無人力服務問題,社會局已請廠商加強招聘,155輛復康巴士加上12名預備司機,共補到166名司機,目前僅缺1名駕駛。 2024年起也將透過調薪、增加趟次服務費及不休假獎金等方式解決駕駛缺額問題。 市議員蔡育輝指出,復康巴士缺車及缺司機,民眾陳情很難預約,還來服務處拜託,但議員也一視同仁,他為父親預約復康巴士到柳營奇美醫院回診,也要提前1個多月預約,但新營到柳營奇美醫院不到6公里,竟然上午8點出門到下午5點半才回到家。 2015年11月28日起,為配合灣景花園總站坑位重組,此路線與34M線共用前234X線的車坑。 由於長身巴士在該處出站會較困難,故此路線須盡量使用不長於10.6米的巴士或富豪B7RLE 12米(AVC)單層巴士行走。
- (獨媒報導)發展商新地去年就西貢十四鄉一大型發展住宅項目申請預售樓花,將提供約9,700伙。
- 到九十年代西沙路正式通車,交通改善,加上以丁屋為主的新屋苑吸引外來人口遷入鄉村居住,使十四鄉人口增加,整個西貢北逐漸符合一個選區大約一萬七千人的比例。
- 若是同一間公司,無論是城巴或九巴,轉乘及票價各方面都會較易處理,令居民得益會多一些。
- 十四鄉(英語:Shap Sze Heung)是位於新界東西貢北約,在大埔區東南部,企嶺下海沿岸,與沙田區馬鞍山市鎮及西貢區相連的 14 條鄉村的統稱[1]。
- 劉勇威提出臨時動議,反對運輸署以合併資源為由取消第307A號線,獲區鎮濠和議。
他在一檔電台節目中表示,設置收費感應器的位置經過細心考慮,設於路段較直位置,較容易偵測到車輛,並已完成測試,亦與路政署進行過演練,有信心能順利推行。 他又說,現時6條實施易通行的隧道,平均每日處理43萬架次車流量,發出的「易通行」車輛貼超過81萬張,佔已領牌的車輛超過99%,當中約92%的車輛已開立「易通行」戶口,約73%的車輛已設立自動繳費方式。 十四鄉巴士 新鴻基地產在1990年代初開始籌備在「西沙路十四鄉項目」,地盤面積約806.22萬平方呎,擬興建4,630伙的大型項目,可建樓面482.85萬平方呎,市場估計補地價逾100億港元,補價估計在2008年內可完成[3]。
十四鄉巴士: 居民代表
企嶺下老圍是十四鄉中歷史最悠久的村落,現在的圍村建於清朝中葉,圍址建在大石砌築的高台上,圍牆及圍門用雜石及灰泥塑上,堅固古樸,圍後為陡峭山坡。 十四鄉巴士2025 十四鄉巴士2025 十四鄉巴士2025 十四鄉巴士 企嶺下老圍建於清朝中葉,是十四鄉歷史最悠久村落,圍村建在大石砌築的高台上,圍牆及圍門用雜石及灰泥塑上,堅固古樸,村後為陡峭山坡。
- 黃敏惠也期許嘉市教師會積極推廣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能持續拋磚引玉,讓更多用心教學的老師被看見,成就教育新亮點。
- 他們收到通知後,可以提出要求豁免附加費,署方亦理解到系統較新,大家可能未熟悉,如設立自動繳費方式後,相信日後欠款的機會較低,他們申請豁免附加費後,署方會按個別情況考慮。
- 未來會將持續配合大台南交通運輸發展狀況與如小黃公車、低底盤公車等合作,持續提升復康巴士服務量能,讓民眾都能享有平等的交通運輸權益。
- 據了解,九巴考慮在十四鄉提供的乘車優惠,包括與其餘超過100條九巴路線、龍運路線、小巴路線,在港鐵馬鞍山站和烏溪沙站的轉乘優惠,傷健人士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免費乘車,與其同行成人周日半價,長者和小童周日在兩名成人陪同坐車下免費等。
- 就開辦新巴士服務的問題,特區政府運輸署回應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該署會與巴士公司協商或透過遴選機制,揀選合適的巴士營辦商營運。
隨着馬鞍山以東的西貢十四鄉新盤即將分階段落成,運輸署早前建議開辦5條全新巴士線,分別往來馬鞍山市中心、沙田、荃灣、尖沙咀及九龍灣;據沙田區議員許立燊指出,已獲運輸署通知十四鄉5條新巴士線全數由城巴投得。 十四鄉巴士2025 這條歷史悠久的私家小巴路線停辦,導致荃威花園居民被逼乘搭九巴39A、39M線,或步行往荃灣中心乘搭專綫小巴95或95M線往返荃灣市中心,令該等路線負荷加劇,成為該屋苑居民不滿交通不便的導火線[3],多個黨派的區議員及立法會議員亦紛紛要求當局開辦替代該居民小巴線的交通服務。 十四鄉巴士 在十四鄉方面,署方表示,他們於今年上半年就建議開辦的5條新巴士路線諮詢區議會,並獲得地區人士支持。
十四鄉巴士: 大埔阻街小組首開會 倡邀請社區人士、商戶齊傾回收
九廣東鐵馬鞍山支線於2004年12月通車後,99線延長至烏溪沙站,為十四鄉居民提供接駁最接近鐵路站的巴士服務。 其中往來十四鄉至馬鞍山市中心及沙田市中心的路線將提供全日服務,前者每10-20分鐘一班,途經烏溪沙站,後者班次則為20分鐘。 至於往來十四鄉至荃灣、尖沙咀及觀塘至九龍灣一帶的路線暫只提供特別服務,擬於上、下午各設4班。
十四鄉巴士: 開辦背景
若是同一間公司,無論是城巴或九巴,轉乘及票價各方面都會較易處理,令居民得益會多一些。 十四鄉巴士 早前多名沙田及大埔區議員與地區組織聯署,促目前往來大埔至馬鞍山的第274P號線全日行走,今日會上亦有多名議員跟進。 大埔區議員何偉霖斥運輸署一直不將第274P號線改為全日服務,「你會唔會覺得你今日真係要畀個原因我?」認為署方只為保障小巴第26號(香港教育大學至馬鞍山海栢花園)。 他指十四鄉未設巴士線往來大埔,促將第274P線延至十四鄉,指「其實大埔依家有人係十四鄉返緊工㗎」。 事件引來不少網民關注及不滿,其中有網民「翻舊賬」批評城巴對於皇后山、和田及菁田路線服務不足,甚至憂慮十四鄉將成皇后山的「翻版」;亦有網民指「城巴你有車就找咗皇后山同和田菁田筆數先啦」、「估唔到九巴竟然一條都冇中」、「十四鄉冇得同九巴有轉乘優惠喇」等等。 事實上,由於九巴在新界和九龍的網絡大,亦提供月票計劃及轉乘優惠,應可助該區居民減低出行開支。
十四鄉巴士: 路線全長
譚爾培又促新增路線前往港島及機場,並倡將馬鞍山現有的通宵路線第N287號線(尖東至烏溪沙站)延長至十四鄉。 十四鄉巴士2025 事實上,十四鄉公共交通多年來,都依靠九巴和小巴出入,大家彼此熟悉對方,無論地區人士或村民,都不理解運輸署不找熟悉區內情況的九巴營辦,反而要批予「新手」公司經營。 十四鄉巴士 也有居民擔心西沙路一帶愈來愈多居民入住,憂慮城巴沒足夠車隊應付突發情況,難以迅速反應,令村民搭車難上加難。 其實,當局絕對可以借鏡皇后山的經驗,探討新巴士路線投標制度上可以改善之處,特別是要做好規劃,首要考慮公眾利益,其次是巴士服務營辦商的整體資源分配,服務承諾和營運能力表現。 新發展區的交通配套,對當區居民而言是重中之重,本報收到消息指運輸署計劃將西貢十四鄉5條新巴士線,全部批予城巴營辦,地區人士直指城巴不諳該區運作,亦有居民指城巴在新發展區的「往績」並不理想,質疑運輸署將新線批予城巴存在錯判,更憂慮演變成「皇后山翻版」,甚至令該處恐淪為孤島。
十四鄉巴士: 新界專綫小巴84線
周四大埔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前,十四鄉當區區議員譚爾培提出臨時議程,包括建議增加招標透明度,城巴應就十四鄉巴士線提供轉乘優惠、提供更頻密班次,並引入氫能巴士等。 十四鄉巴士2025 (獨媒報導)大埔十四鄉新屋苑的五條新巴士線,經招標後由城巴投得,令城巴繼香園圍、皇后山後,再擴展在新界東的服務範圍。 城巴週四(9月21日)在大埔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上表示,最快今年內會開辦其中兩條路線,將設轉乘優惠。 十四鄉巴士2025 皇后山城巴行錯路問題言猶在耳,未來恐怕多一個地方成為「皇后山翻版」,消息指運輸署將十四鄉新增的5條巴士線,全數批予城巴。 處理十四鄉事務多年的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主席李耀斌認為,以往覆蓋新界及九龍行駛路線的多是九巴,村民大多亦是乘搭九巴,地區上九巴線路已遍布各區;若開新線假如是九巴的話,調配上可能較簡單直接,在轉乘方面亦會較方便。
十四鄉巴士: 馬鞍山往白石角大埔接駁差 議員盼巴士及小巴並行
社會局表示,這兩年已有明顯改善,持續新增9輛小型復康巴士,目前共有155輛小型復康巴投入服務行列。 十四鄉巴士2025 除增置復康巴士外,社會局也與交通局合作轉介、媒合通用計程車供預約民眾使用,民眾預約不到復康巴士比例已從2021年2.2%下降至今年0.42%。 199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改派丹尼士飛鏢(AA)及三菱MK(AM)單層巴士行走。 陳麗鳳說,這項營養早餐補助計畫已邁入第3年,未來也會持續下去,也答應會集合眾人的力量購買贊助交通巴士,解決未來南投縣內小校轉型後的交通接送問題,讓故鄉的教育環境發展得更好;受贈學校校長也都表達認同與感謝,並承諾會妥善運用善款,實際用在孩子身上。 至於未有於過隧道14日後繳交隧道費的車主,會收到附加費通知書,現時涉及車輛佔整體0.3個百分比,數字不算高。
十四鄉巴士: 屯門區議會促勿靠曬轉車站、增直出路線 運輸署:不鼓勵
另一方面,城巴於屯門菁田及和田營運的50、55及56路線,分別往來尖沙咀、觀塘碼頭及上水天平邨,但只限於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同樣飽受批評,亦令當地居民需要依賴九巴經營往來寶田至葵芳的67A路線,城巴則只解釋是車長人手不足。 【Now新聞台】毗鄰馬鞍山的十四鄉新發展區5條新巴士路線的經營權,據了解全數由城巴中標。 有區議員指,不少近年落成的新發展區,例如粉嶺皇后山,交通配套都備受批評,建議政府及早做好規劃。 據了解,九巴考慮在十四鄉提供的乘車優惠,包括與其餘超過100條九巴路線、龍運路線、小巴路線,在港鐵馬鞍山站和烏溪沙站的轉乘優惠,傷健人士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免費乘車,與其同行成人周日半價,長者和小童周日在兩名成人陪同坐車下免費等。 十四鄉區內居民購買九巴月票半價,區內安裝九巴優惠站,拍卡後乘坐九巴享有優惠。 不少該區居民批評巴士線班次疏落、頻頻脫班令出行大失預算,當中由城巴營辨的79P線首行當日,已經出現甩轆情況。
十四鄉巴士: 十四鄉
除十四鄉外,該署近一年為其他地區的新巴士路線進行4次營辦商遴選程序,並揀選九巴營辦有關新巴士路線。 十四鄉巴士 毗鄰馬鞍山的十四鄉是未來新發展區之一,據了解,運輸署新開設的5條巴士線,全數由城巴投得,會於井頭村海映路來往沙田、馬鞍山、荃灣、尖沙咀及九龍灣。 九十年代以前十四鄉由傳統鄉村組成,人口稀少,所以十四鄉連同整個西貢北成為一個選區,選出一名區議員。 到九十年代西沙路正式通車,交通改善,加上以丁屋為主的新屋苑吸引外來人口遷入鄉村居住,使十四鄉人口增加,整個西貢北逐漸符合一個選區大約一萬七千人的比例。 2017年2月27日,過海隧巴682A線下午班次改以泥涌為終點站,682P線同日起亦新增一特別班次以該站為起點站,成為十四鄉一帶首兩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及新巴路線,同時令新巴首次服務大埔區。 議員穎艾達利指,復康巴士是為行動不便及無人接送協助送醫,因需求者分散在37區,建議可結合交通局偏鄉小黃公車,在談合作協議時,可提供較大型的車款,可搭載非病床型的病患,增加整合和派譴效率。
十四鄉巴士: 大老山隧道周日實施「易通行」 運輸署籲駕駛者留意交通安排
有見及此,此路線全線改用較短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行走,全線低地台化。 此路線於2010年加入低地台服務,用車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 2012年加入一輛富豪B7RLE 12米(AVC55/RG6831,已調離)單層巴士行走。 而實際此路線使用8輛豐田Coaster石油氣小巴行走,有用車設有車門伸縮踏板,部分車輛更採用Hanover橙色電子路線牌。 運輸署指東鐵過海後,第307A號線的客量大幅下跌,建議是「希望為乘客做到一個較為點對點嘅服務」。 劉勇威提出臨時動議,反對運輸署以合併資源為由取消第307A號線,獲區鎮濠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