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線投入服務後,由於取道東區走廊往來,本路線於港島區相對於118線便顯得緩慢,因此不少柴灣區的乘客流失,除非需要前往紅磡、土瓜灣及黃大仙等地區,否則居民多會選擇118線過海。 雖然路線頗長,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但由於能到達港島東部心臟地帶,班次亦相當頻密,沿途流水客量極高,加上土瓜灣區仍未有鐵路系統,開辦四十多年來都是往來港島東及東南九龍的主要路線,從早到晚都客似雲來。 106P線主要服務由小西灣至鰂魚涌往紅隧及土瓜灣特快,為柴灣,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提供直接往紅隧的特快服務,但柴灣段受到路線118及118P影響下,該段上落人數仍然偏低,在改道前主要客源是以筲箕灣及西灣河為主。 下午班次則因需求不足,尾班車客量十分低,加上開出時間未能配合大部份人放工時間及站位問題,兩班車客量仍然偏低。 回程不經炮台山至北角,改為提供紅隧及土瓜灣往鰂魚涌至筲箕灣及柴灣特快(走線與102P相同,即經東區走廊(維園至民康街段)、渣華道(北角消防局)返回英皇道原有路線),但同樣受路線118影響下,前往柴灣人數仍然較少。
隨著新巴最後一輛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6030/JY970)於2019年2月20日行走往小西灣方向的本路線(為日修車字軌)後宣告退役,象徵香港專營巴士公司所有Neoplan Centroliner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12米巴士正式全部退役。 1992年8月3日起九巴增派空調巴士行走,1996年8月20日起九巴提供全空調服務,直至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告終,改由新巴及九巴合營,本路線才於1999年轉為全空調服務。 由於本路線服務範圍廣泛,沿途客量需求甚高,尤以未有鐵路覆蓋的慈雲山為甚;同時以直接走線來往九龍城、土瓜灣及銅鑼灣心臟地帶,即使港鐵屯馬線及東鐵線過海段相繼落成通車,由於在九龍城、土瓜灣、紅磡乘搭港鐵往返港島東需要多重轉線,本路線相對而言較直接方便,加上班次頻密,客量一直保持保持高水平。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北角 – 九龍城
過海隧道巴士608P線是608線的特別班次;只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由小西灣(藍灣半島)單向往九龍城(盛德街),途經港島柴灣、杏花邨、筲箕灣、西灣河後,取道東區海底隧道,不經太古城、鰂魚涌及北角東部。 自2015年12月起,九巴開始加入Enviro500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MMC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12米(ATENU)行走,至今已成為其中一款主力用車,並於半年後全線使用該款巴士。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同時舊款低地台巴士(以前龍運丹尼士三叉戟12米為主)亦有機會在本路線出現,是當時少數可以使用「過檔龍躉」低地台巴士的過海路線,直至該款巴士退役為止。
- 本線主要為來往南區、銅鑼灣、北角和九龍東的乘客,提供比港鐵直接而舒適的服務,亦能夠為其他巴士路線如城巴99線、過海隧道巴士116線、601線、619線等作出支援。
- 本線在晚上八時開出尾班車,並非服務至深夜,服務時間以外只有港鐵能往返沿線(不包括耀東邨及小西灣)。
- 乘搭此線往港島方向之乘客於登車後150分鐘內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乘以下路線,第二程成人票價便可減收$3.5,小童/長者票價減收$1.8,乘客必須在150分鐘內轉車。
- 606線是牛池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目前唯一一條來往鰂魚涌至小西灣一帶的全日專利過海巴士路線。
特快路線641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行走,取道東區走廊往返灣仔及東區海底隧道,定線較其他同樣來往東九龍及中上環的過海路線(如619)直接,車資亦較高。 106線因定線遠比油蔴地小輪西灣河至九龍城渡輪航線迂迴,以至106線客量偏低[註 1],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曾一度淪為養老線,尤以中巴的班次為甚。 路線開辦初期,兩巴用車均以丹拿珍寶(九巴:D,中巴:LF)為主;此外,九巴班次亦曾派岀丹拿E型行走[16]。 其後九巴改派利蘭勝利二型(G)及丹尼士喝采(N),中巴亦改派利蘭勝利二型(LV)。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小西灣(藍灣半島)開經:小西灣道、富怡道、小西灣道、柴灣道、環翠道、柴灣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南安里、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天橋、常怡道、宏照道、常悅道、宏冠道及臨樂街。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由本路線往耀東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106線往小西灣(藍灣半島)方向,或由106線往黃大仙方向轉乘本線往彩雲方向,第二程免費。 2004年5月31日,輔助線606P線投入服務,改經啟業巴士總站及牛頭角巴士總站,不經九龍灣工業區、耀興道及環翠道,只開平日0735、0800兩班。 於2020年,運輸署採納2016年5月份原有671線建議改動的走線方案,建議開辦經東區走廊及東隧的671X線,並於2020年9月28日投入服務,這表示176線方案已被永久擱置[10]。 開辦至今,除了在1981年2月27日起配合堅拿道巴士專線啟用,改經堅拿道巴士專線外,路線一直沒有很大的改動。 開辦以來,慈雲山總站一向都在慈雲山(北),直至1997年11月9日因總站重建,遷入新啟用的慈雲山中心巴士總站。
2011年起加入富豪B9TL(為配置歐盟五型的AVBWU,於2021年2月因其他路線啟用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而重新加入,2013年配合619X線增加班次,加派一輛來自113線的AVBW,於2022年8月重新加入,至翌年6月再次撤離)行走。 同年12月起更加入全新出牌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取而代之。 此路線開線時九巴已全線派出11米三軸巴士行走,當中空調用車主要為利蘭奧林比安(AL ,俗稱「大口蘭」,曾在此路線前身119線行走),非空調用車主要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及丹尼士巨龍11米(S3N);中巴用車主要為丹拿珍寶(LF/SF)、丹尼士禿鷹11米(DM)、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ML)。 踏入廿一世紀,九巴加入低地台服務,用車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為主,其後引入富豪B9TL 12米(AVBE,已全數調走)及Enviro500 12米(ATE/ATEU,已全數調離)。 2012年1月至8月期間,更一度全線以配置歐盟五型環保引擎的富豪B9TL(AVBWU,於2018年12月重新加入,至2021年3月再次撤離,至2022年6月再次重新加入,至2023年7月第三度撤離)行走(詳見連環毀壞座位段落)。 新巴方面,自2000年起用車一直以丹尼士三叉戟(10XX-11XX、12XX、30XX)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50XX-51XX)為主,於2008年起加入Enviro500(55XX),2015年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55XX-57XX)。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時間表
1992年,兩巴均加入空調巴士行走;九巴使用丹尼士巨龍11米(AD),1994年加入高載客量的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中巴使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LA)、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及丹尼士禿鷹11米(DA)。 此外,九巴亦曾使用丹尼士喝采(N)行走此路線[27];更於1980年代以丹拿E型作加班車之用,由3C線柯打[28]。 1983年改派高載客量的12米巴士行走,九巴使用利蘭奧林比安12米(3BL)及丹尼士巨龍12米(3N),中巴使用丹尼士禿鷹(D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L)。
踏入2000年代,客量越見低迷,班次及派車數目有所減少,然而,兩巴派車並無退步。 九巴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行走,是本線首批低地台巴士,九龍灣車廠(K)廠方特別為這批巴士在機械上調校,使之更能應付陡峭的道路。 至年代中期,換入配備Duple Metsec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6米雙門巴士。 城巴則在2003年「沙士」期間起,每逢周日及公眾假期派出猛獅NL262單層巴士行走,以減低營運開支。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路線資訊
本線在晚上八時開出尾班車,並非服務至深夜,服務時間以外只有港鐵能往返沿線(不包括耀東邨及小西灣)。 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雖然由港島東區需轉綫兩次(鰂魚涌及油塘,而且鰂魚涌站轉綫距離相當冗長)才能來往東九龍,但路線仍然受走線迂迴影響而缺乏競爭力。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雖然港鐵收費較高昂,但港鐵來往港島東區及東九龍明顯較快捷,加上有觀塘至柴灣紅色小巴競爭,因此客量一直偏低,客源主要是東九龍居民前往港島東工作的乘客。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八達通轉乘計劃
九巴一直也有派出來自11和113線的用車,在繁忙時間改走本線;而在晚間停止服務後,本線則會有車輛改走116線。 值得一提,本路線兩邊總站總和達93個,是途經紅磡海底隧道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中,擁有最多分站的路線,自2014年11月16日城巴假日過海路線698R停辦後,更成為過海巴士路線中分站數目最多的一條。 2023年7月1日起,配合城巴新專營權(由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專營權合併而成,命名為「城巴有限公司(市區及新界巴士網絡專營權)」)生效,本路線當日起正式改由九巴及城巴聯營。 小西灣(藍灣半島)開經:小西灣道、富怡道、小西灣道、柴灣道、環翠道、柴灣道、筲箕灣道、英皇道、康山道、英皇道、高士威道、興發街、維園道、告士打道[10][11]、灣仔交匯處、海底隧道、康莊道、天橋、漆咸道北、隧道、機利士南路、蕪湖街、馬頭圍道、土瓜灣道、馬頭角道、馬頭涌道、太子道西、太子道東、彩虹道、大成街及東頭邨道。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主要用車
開辦以來一直是慈雲山居民主要的過海交通,初時鰂魚涌總站設於英皇道門牌989號(即今新威園對出),港島方向巴士於英皇道東行新威園門外之停車灣設終點站,落客後於該站停泊,待至將近開車時間駛往對面鰂魚涌小學(後為培志男童院)外的西行停車灣載客往九龍方向。 2002年下半年,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觀塘綫的終站由北角改為調景嶺後,由九龍東乘坐鐵路過海需要在油塘站轉車,部份以往利用港鐵觀塘綫來往九龍東和港島北角至灣仔區及轉乘海上過境交通前往澳門和珠海之的市民改乘巴士,本線是受惠路線之一。 直至年代中期,因本線早前的服務水平提升,客量一直有增無減,在平日早上的繁忙時段,城巴單方面加派車輛行走,此舉一直維持,年代末已成為觀塘區班次最頻密的巴士路線。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踏入2010年,城巴打破本線系列路線與九巴合營的框框,獨自開辦另一條特快路線619X線,服務四順前往港島北角至灣仔區的乘客(九巴亦於2013年1月起加入營辦該線)。 目前,619是唯一以上環作終點站和以來往北角至灣仔區居民為對象之全日服務東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行車時間
過海隧道巴士106A線為106線的短途版本,由黃大仙開往太古(康怡廣場),經東區走廊,不停銅鑼灣,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中環(港澳碼頭)開經:港澳碼頭通道、干諾道中、林士街、德輔道中、金鐘道、軒尼詩道、怡和街、高士威道、英皇道、民康街、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振華道、康寧道、協和街、秀茂坪道、順安道、順天巴士總站及利安道。 本線與通宵路線N619線在車務上有別於一般過海巴士路線,特色在於港島區和九龍區的首班及尾班車,分別由九巴和城巴負責派車。 九巴事前並沒宣告最後熱狗會落戶哪條線,但九巴於其中一部時任16線掛牌熱狗(S3V15/GK9063)披上再見熱狗的車身廣告,廣告中出現了16字樣,加上在全冷日前,本線01-03及S01字軌仍為熱狗掛牌,即使後來03字軌「急凍」仍保持最多熱狗掛牌紀錄,因此已有不少人認為,本線將會成為香港巴士歷史上最後一條全冷路線。 九巴原本預計於同年5月19日正式完成所有路線全冷工作,但全冷日前夕(5月1日,勞動節),巴士迷追捕30X線最後熱狗時,發生「獲嘉之亂」,事後亦遭傳媒及大眾熱議,導致九巴為平息巴士迷過份追捕熱狗的行為,亦於同年5月5日宣佈,將路線全冷日提早至5月9日,亦代表5月8日晚上將會成為熱狗告別夜。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乘客事件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2023年7月,九巴加入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及11.3米(E6M)行走,同年10月,更加入富豪B8L 12.8米(V6X)行走。 106線走線迂迴,車程冗長,沿途駛經多個繁忙路段,班次容易受到交通擠塞影響而不穩,對柴灣及小西灣乘客而言吸引力不足。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10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023年4月23日起,608線來回方向及608P線往九龍城方向增設承啟道「德朗邨停車場」[25]。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途經
1988年上半年,駛經紅磡海底隧道來往順利邨及上環的119線投入服務,由九巴和中巴聯合經營。 此線開辦是為填補順利邨、樂華邨、土瓜灣道等往返灣仔、中環的交通空缺,同時舒緩行走相似路線如過海隧道巴士101線和111線的高客量。 成為輔助角色的它,行走路線較為迂迴,而且容易受到東九龍走廊往尖沙咀或紅隧交通擠迫影響,服務時間亦比較短,只在平日行走十二、三小時,假日則停駛,班次也較上述路線疏落。 從2008年起,觀塘區和港島東的摩天商業大廈陸續落成,它們的位置剛好在本線服務區域內,但客量並未得到顯著回升。 直至2009年,因應利蘭奧林比安10.4米年事已高,城巴把剛剛騰出的一批丹尼士巨龍12米派給本線,有效提高載客量,是本線首次以12米巴士作為主力。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事隔3年,於2013年1月11日起,再換入2輛同類型車款(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雙層空調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水平,並節省東區海底隧道額外車軸收費(現時每程為$25)。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班次
開線時已受到九巴重視,先引入雙層巴士「長牛」丹拿E型行走,但很快便加派利蘭珍寶巴士為主力,但於柴灣道「長命」表現乏力,故很快便加派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行走,惟直至1988年才開始以三軸巴士接力[8],型號是11、12米非空調丹尼士巨龍及利蘭奧林比安。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本線當時是中巴獨有型號11.45米都城嘉慕一型「大白鯊」(MB)及三軸巴士(ML)經常出現的路線。 乘搭此線往港島方向之乘客於登車後150分鐘內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乘以下路線,第二程成人票價便可減收$3.5,小童/長者票價減收$1.8,乘客必須在150分鐘內轉車。 608線取道觀塘繞道,為九龍灣商貿區提供較快捷往返港島的途徑,奪去606線該區部分客源;亦向啟德、麗晶花園及啟業邨提供往返北角以東的特快服務,繁忙時間客量不俗。 惟啟德新發展區尚在發展階段,而土瓜灣居民乘坐此路線之車程,相比原有106及116線未見明顯優勢[31],非繁忙時間客量偏低。 九龍巴士9號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彩福及尖沙咀東(麼地道)的巴士路線,提供平山、牛池灣、新蒲崗及黃大仙來往九龍城、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的巴士服務。
及至1999年12月30日慈雲山(北)總站重開,由於總站規模比重建前為小,本路線並沒有遷回原有總站。 藍田(廣田邨)開經:碧雲道、連德道、將軍澳道、天橋、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及海泓道。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資料來源
因此,該些時段幾可說是沒有固定的客源,而營辦商之一的城巴,更會派出單層巴士行走,務求減低營運成本。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至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黃竹坑海洋公園、灣仔、銅鑼灣,以及九龍東的大型購物商場和住宅群,有足夠客量以維持使用雙層巴士提供服務,而該線亦在港鐵將軍澳線通車後吸引觀塘藍田居民轉用前往北角至銅鑼灣區以避開油塘站轉車之苦。 在農曆新年前夕,更有機會延長服務時間至深夜,及開辦通宵服務N671線,但營辦商會不時作出檢討,故這兩項改動存在着變數。 本線開辦初期,城巴和九巴均使用富豪奧林比安11米雙層巴士作為主要派車,前者更會派出12米巴士行走。 而為配合政府政策,本線打從2001年,換入配備歐盟二型引擎的巴士行走,以符合排放要求。
有見於紅磡和觀塘分別有不同程度的長遠發展,經過詳細研究後,巴士公司決定把119線分拆成兩條新路線,分別是過海隧道巴士115線和619線。 前者服務土瓜灣、紅磡地區,後者則途經觀塘市中心、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等地區,而原本淘大花園至宋皇臺沿線的服務,則由101線和111線取代。 改革後,兩條新線的服務範圍更廣,能夠更仔細的走進各個小社區,漸漸擔起重要角色。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九龍巴士16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廣田邨)與旺角(柏景灣),途經觀塘、牛頭角、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大角咀等地[1]。 九龍城(盛德街)開經:盛德街(粤语:盛德街)、富寧街、馬頭涌道、木廠街、土瓜灣道、承啟道、沐安街、迴旋處、沐安街、承啟道、L3路、宏照道、常悅道、常怡道、宏照道、觀塘繞道、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民康街、英皇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及南安街。 九龍城(盛德街)開經:盛德街(粵語:盛德街)、富寧街、馬頭涌道、木廠街、土瓜灣道、承啟道、沐安街、迴旋處、沐安街、承啟道、L3路、宏照道、常悅道、常怡道、宏照道、觀塘繞道、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民康街、英皇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及南安街。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北角/九龍城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過海隧道巴士608線是一條由城巴營運的過海巴士路線,來往九龍城(盛德街(粤语:盛德街))及筲箕灣,途經九龍土瓜灣、天寰、德朗邨、麗晶花園、啟業邨及九龍灣商貿區,取道觀塘繞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特快往返港島北角東部、鰂魚涌、太古城與西灣河。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608線是一條由城巴營運的過海巴士路線,來往九龍城(盛德街(粵語:盛德街))及筲箕灣,途經九龍土瓜灣、天寰、德朗邨、麗晶花園、啟業邨及九龍灣商貿區,取道觀塘繞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特快往返港島北角東部、鰂魚涌、太古城與西灣河。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106P線是106線的特快版本,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和黃大仙,來回經東區走廊,上午往黃大仙方向不經康山至銅鑼灣,下午往黃大仙方向不經北角西至銅鑼灣,往小西灣方向不經銅鑼灣至北角西,由九龍巴士及城巴聯營,往九龍只於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往港島只於平日下午繁忙時間服務。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因此如有乘客欲於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柴灣、小西灣等地多數會選擇乘搭途經東區走廊、車程特快的隧巴118線。 [12][13][14]但英皇道、筲箕灣道和柴灣道一帶也有不少客源,在該路段實施分段收費後與其他巴士路線收費相若[15],也能夠吸引港島區內客乘搭,故此本線客量尚算不俗。 1986年6月9日起九巴派出利蘭奧林比安12米(3BL)及丹尼士巨龍12米(3N)行走[17],中巴用車則於1990年起以丹尼士禿鷹(DL、DM)為主力,輔以艾莎富豪(A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L)。 1992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時,九巴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為主,當不同批次的富豪奧林比安11.3/12米(AV、3AV)先後於1994年及1997年投入服務時,此路線隨即引入。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 收費概覽
彩福開經:彩榮路、彩興路、彩興里、新清水灣道、清水灣道、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清水灣道、龍翔道、彩虹道、沙田坳道、東頭村道、黃大仙巴士總站、沙田坳道、彩虹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彌敦道及梳士巴利道。 現時本線往尖沙咀方向是眾多條途經亞皆老街的巴士路線中,唯一一條由亞皆老街直接左轉入彌敦道的巴士路線。 本線於2013年1月1日調入一輛披上2013癸巳蛇年生肖巴士廣告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ATE236)作掛牌車行走。 九龍城去北角巴士2025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海景街、奧運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深旺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未命名路、櫸樹街、晏架街、槐樹街、福全街、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太子道西、太子道東、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天橋、連德道及碧雲道。 城巴用車曾以富豪奧林比安 11、12米(5XX-6XX、90XX)及丹尼士三叉戟12米(22XX-23XX)為主。 另外,此路線和N619線的聯營時段安排均有別於其他路線,此路線港島開出的頭班車由九巴派車,而九龍開出的頭班車則由城巴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