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補貼金額提高至500元,周小姐每月則可以拎足458.3元。 為繼續推廣持續進修,鼓勵市民自我增值,政府把「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每人20,000元增加至25,000元,並撤銷年齡上限。 很多人或會把長者咭跟樂悠咭混淆,事實上樂悠咭為一張專為6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而設的租用版個人八達通卡。
- 政府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不限申領年齡及入息,旨在減輕市民的公共交通費用負擔。
- 計劃說明,當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元,就可以申領超出400元開支的25%補貼,補貼金額上限為每月300元。
- 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早上7時15分至8時15分,使用成人八達通於任何指定核心市區車站出閘,即可享車費65折優惠。
- 用成人八達通在「港鐵特惠站」拍卡,並在當日於港鐵站入閘,即可獲得$2折扣優惠。
- 要留意的是,若要享有巴士轉乘優惠,市民需要使用同一個流動支付帳戶付費,由於現時非所有九巴路線,均可使用Alipay HK支付車資,故使用前要先留意轉乘路線的巴士是否同樣有安裝收費器,否則可能需付較昂貴的車資。
- 樂悠咭持有人可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享用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二元優惠計劃)下的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
- 由於現時補貼的上限為400元,在這個情況下,周小姐只能領取400元。
香港人可以透過內地海關,購買一輛國產免稅車,不同車型費用不同,有內地人計算過,一般免稅的優惠折扣都大概有接近 7 折。 在疫情下,部分打工仔或會在家工作,因而不購買月票,改以八達通支付單程。 若周小姐住在愉景灣,而每個工作天(每月共22日)以愉景灣居民八達通來往屋企以及中環,每月船費為1,474元。
乘車津貼: 八達通服務站
以下車資將不計算在內:所有的士及非專營巴士的車費,以及以任何支付方式購買的港鐵(包括機場快綫)單程票、機場巴士單程票及機場快綫即日來回票的費用,和購買為遊客提供的車/船票的費用。 由2020年1月1日起,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政府會為超出$400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400為上限。 2元乘車優惠由2022年2月27日起,把合資格年齡下降至60歲,惟60至64歲人士需要申請特別為優惠計劃而設的個人八達通「樂悠咭」,才可以2元乘搭交通工具。 全線新巴城巴、全線龍運巴士及500架九巴路線已可以使用電子支付系統,接受支付寶「易乘碼」及Tap & Go當作信用卡使用的形式付費。
不可以,每張八達通的公共交通費用都是獨立計算的,你並不能合併多張八達通的交通開支,取得該月份的總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社會處長陳欣怡表示,新竹縣敬老愛心卡,補助新竹縣65 歲以上老人、55 歲以上原住民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搭乘客運、計程車、台鐵等交通工具,每月核發補助上限為500元,限當月使用,不得累計至下個月。 凡設籍竹縣符合條件者,可持身分證正本、2吋半身照片一張、身心障礙手冊正本等應備文件,至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申請辦理。 曾蔭權初表示該計劃會對政府構成1億至2億元的額外成本,對整體預算影響不大[48]。 不過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政府的有關估計沒有慮及未來的票價上升和人口結構轉變,對計劃的持續性表示質疑,但乃認同該計劃成本效益較高齡津貼高[50]。
乘車津貼: 港鐵早晨折扣優惠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下,為進一步紓緩個人現金流轉的困難,政府再調整交通補貼計劃,宣布暫時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門檻由400元下調至200元,並由今年7月1日起生效、為期6個月。 換言之,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費用倘超出200元,其額外的開支將獲得從中三分之一的補貼,上限金額同樣為400元。 計劃說明,當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元,就可以申領超出400元開支的25%補貼,補貼金額上限為每月300元。 用上述計法,若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達1,600元或以上,就可全數領取每月300元的補貼。 以每月工作22天計算,若市民每日來往的公共交通費用需約72元或以上,即可領取全額300元補貼。
就前者的情況而言,合資格者需使用長者八達通、個人八達通、樂悠咭來乘坐適用於計劃的公共交通工具,方可享用有關優惠。 前兩者於樂悠咭普及後會不再視為適用於優惠計劃的八達通,所有6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之後需使用樂悠咭來享用有關優惠[28][29]。 乘車津貼2025 就後者的情況而言,合資格殘疾人士需使用註有「殘疾人士身份」的個人八達通,方可享用有關優惠[30]。 2020年,特首林鄭月娥宣布60-64歲者將納入2元交通優惠計劃的範圍之內[17][18]。
乘車津貼: 「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由2022年2月23日起,政府調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的領取門檻,並增加補貼金額上限。 想知2022交通津貼計劃最新消息,如何計算補貼金額、補貼金額範圍、如何領取補貼? 政府在2019年1月1日推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旨在為日常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出行,而公共交通開支較高的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 部分車船票可在購買時向營辦商職員出示八達通登記,其他港鐵票、渡輪小輪票都需透過「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登記。 根據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網頁顯示,在每月的16日起,市民可以八達通拍卡領取上一個月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為方便識別,有關紅色小巴、街渡及居民巴士服務,會在其車輛或船隻當眼處及其八達通讀寫器上展示二元優惠計劃的標誌。 在財政預算案2023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公共交通費用費用補貼計劃會再延長多6個月至2023年10月底。 假設李先生居住在屯門,每天乘搭港鐵至紅磡站,再轉乘巴士至灣仔的工作地點。 李先生選擇購買屯門至紅磡的全月通加強版,開支為500元,以及九巴月票,費用為780元。 政府將為每月超出2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
乘車津貼: 領取補貼
持有樂悠咭的60-64歲者在次年2月開始可以2元的優惠票價乘坐指定交通工具[25],同時該優惠正式在參與計劃的紅色小巴、街渡及電車上推行[26]。 3.8%車費扣減可與轉乘優惠、特惠站優惠、早晨折扣優惠及全月通加強版連接車程75折優惠同時使用。 但留意優惠不適用於東鐵綫頭等額外費、機場快綫及港鐵接駁巴士。 乘車津貼2025 至2022年6月的票價調整生效日前,市民憑八達通乘搭港鐵、輕鐵及港鐵巴士,或以二維碼乘搭車程,可享3.8%車費扣減。 每月16日之後,到補貼領取站(藍色機)拍卡,上一個月的補貼會自動儲入八達通卡中。 2022年2月23日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補貼車費門檻將恢復至HK$200,補貼上限亦恢復至HK$500。
乘車津貼: 津貼2023|10. 增加安老院舍
部分司機曾以此濫用計劃,購買多張長者八達通卡,再大量使用長者八達通對收費機的感應器拍卡,虛報有大量長者乘車,從而詐騙政府為計劃提供的金錢補貼[43]。 長者乘車優惠計劃推出以來,已揭發有司機濫用長者八達通詐騙政府補貼的罪行,部分案件詐騙公帑高達15萬港元[44]。 運輸署為防止及發現這類型的行為,會要求接受補貼的營辦商進行內部監控、接受獨立核數師的審計及鑑證,並實地考察優惠使用情況[43]。
乘車津貼: 津貼2023|15. 長者裝修津貼
不過市民需注意,並非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接受全部四款電子支付方式。 當中新巴、城巴整體可接受最多種類支付方式,除微信支付不適用外,以八達通、支付寶及Tap & Go領取消費券的市民,都可利用消費券乘坐新、城兩巴。 值得留意的是,八達通另有一項優勢,以八達通領取電子消費券的市民,若使用消費券乘車,仍可領取每月上限500元的政府交通補貼,或使用長者2元乘車優惠。 乘車津貼2025 在計劃實施之前,像港鐵、九巴、城巴般的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都自願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票價優惠[1]。 2011年10月12日,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建議所有65歲以上者和符合資格的殘疾人士能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乘坐港鐵、專營巴士、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1][2]。 同時考慮到了原本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營運商已提供票價優惠,故要求它們在維持該些優惠的情況下,以實報實銷的形式向營運商補償差額[3]。
乘車津貼: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港鐵、巴士及電車於2023年6月至7月陸續加價,港鐵加幅為2.3%、巴士加價3.9%至7%,而電車則由成人票HK$2.6加至HK$3,加幅達15.4%。 2019年內地公布16項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專業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當中包括「買樓自由」,香港人在大灣區9市包括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 ,可以自由購買一層自住樓。 相比起內地人,香港人買樓無需於境內工作、無需學習證明等,較為方便。
乘車津貼: 津貼2023|11. 長者咭
登記日兩天後,你可於八達通App或補貼計劃網頁 (補貼查詢) 查核登記狀況。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於2019年落實,在2020年作出第一次優化,將超出4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補貼比率由四分一提升至三分一。 由2022年2月20日起,WeChat Pay HK客戶可以透過WeChat Pay 乘車津貼2025 HK乘車碼搭港鐵! 只要在閘口機掃二維碼便可以直接入閘,跟使用八達通入閘原理一樣。 客戶開通乘車碼後可以選擇使用WeChat Pay HK餘額支付車費,連信用卡支付,更可以連接消費券用於「港鐵乖車碼」自動扣款。
乘車津貼: 交通補貼2023|出街購物注意!政府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延長至10月底
抵達中環後,以同樣轉乘地鐵的方式前往太古上班,車費依然為264.9元。 補貼金額將會根據市民的交通費而定,在2021年4月1日起,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上限由每月400元調整至500元。 香港政府曾於財政預算案中指出,未來5年新增16間長者鄰舍中心,並於2023年第四季擴展全數200多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的服務範圍,涵蓋退休生活規劃和樂齡科技推廣。 而參與計劃的紅色小巴、邨巴、員工巴士及街渡,車輛、船隻內或其八達通讀寫器上,都會展示標誌。 7月起放寬的補貼,市民最快可於8月16日起領取,預計能惠及本港380萬名市民。 乘車津貼2025 如你遺失不記名八達通,因八達通公司並沒有失主的資料,失卡的公共交通開支記錄及未領取的補貼,則無法轉移至另一張八達通。
乘車津貼: 津貼2023|14. 消費券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指,市民基本上習慣使用八達通付款,部分小巴線安裝支付寶後只有「一個半個」乘客使用,而車上增添收費器阻礙司機視線,加上相信消費券對小巴業幫助不大,不會因而增加支付方式。 要留意的是,若要享有巴士轉乘優惠,市民需要使用同一個流動支付帳戶付費,由於現時非所有九巴路線,均可使用Alipay 乘車津貼 乘車津貼2025 HK支付車資,故使用前要先留意轉乘路線的巴士是否同樣有安裝收費器,否則可能需付較昂貴的車資。 Alipay HK香港近年搶攻公共交通工具市場,除巴士外更打入專線小巴,部分進智公交及冠榮車行旗下的專線小巴亦有安裝「易乘碼」收款機,讓乘客使用Alipay HK付車資。 港鐵方面,現時只能乘客可使用八達通或支付寶付款,但要到2023年才可使用信用卡入閘,以Tap & Go領取消費券的市民,就無法把消費券用在乘坐港鐵。
乘車津貼: 交通津貼懶人包|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至2023年10月底|補貼門檻200元+計算方法|教你攞盡500元津貼優惠
政府推行該項計劃的原因在於它認為交通費對上述群體構成一定壓力[1],並希望長者及殘疾人士參與社區,讓社會共融[4]。 計劃涵蓋所有以八達通支付的港鐵車程 (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 另外,乘客購買全月通、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機場快綫來回票及機場快綫團體票的費用亦會納入計劃下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以計算補貼。 全月通會編錄於八達通內,購買有關車票的費用會在計劃下自動記錄。 所有6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25]、殘疾程度為100%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或傷殘津貼領取者皆為此一計劃的適用對象[27]。
乘車津貼: 資格
財政預算案則提及政府將由今年第三季起擴大此項計劃,每年受惠人數由現時約33,000人增至45,000人,其中可被轉介至家居照顧服務的人數由約9,000人增至11,000人。 醫院管理局「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有較高風險的離院長者提供6至8個星期的支援服務,包括膳食服務、復康運動和家居環境安全評估及改善建議,幫助他們居家康復,降低再度入院的風險。 Tap & Go曾與的士車行合作,珍寶的士及星群的士的車隊都可以使用,但其餘的士亦要由的士司機自行申請使用。 WeChat Pay和Alipay HK亦有向的士司機提供優惠,吸引司機使用。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2022年施政報告曾經提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目標在2023年年中推出,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 確診市民將獲安排家庭醫生及專職醫護團隊的治療服務,持續管理慢性病和預防併發症,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和治療費用。 乘車津貼2025 公共福利金計劃為嚴重殘疾或年齡在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這項計劃包括普通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等。
乘車津貼: 公共交通費用
補貼門檻下調至HK$200,補貼上限則為每月HK$500。 內地早前發布了《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創業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簡稱《十二條措施》),當中包括鼓勵港人到深圳前海工作的就業津貼。 45歲以下具有副學士或者高級文憑以上學歷的合資格港澳居民,若到深圳前海工作,每月可獲補貼金額最多不超過5000元,補貼期限累計不超過3年,即最多總並可獲不超過180,000津貼。 在「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選擇「使用條碼/二維碼」界面,在登記站下方掃描口掃描車票收據上的條碼或 QR Code,再輕拍領取補貼的八達通即可。 乘車津貼 於「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在「使用鍵盤」界面輸入車票收據上的「登記號碼」後按確定,之後再輕拍領取補貼的八達通即可。
若市民當日在八達通補貼領取站、八達通服務站或App拍卡,會優先領取交通津貼,餘額才是消費券。 因此,除非市民當月沒有交通津貼,否則最少要拍卡兩次,才能領取全額3,000元消費券。 乘車津貼 汽總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說,支付工具公司近來都有提供優惠,八達通可以免手續費至年底,但若無優惠,要把收到的錢過戶到銀行,每100元就要收1元費用。
同年11月,張建宗表示政府正與渡輪、專線小巴、專營大嶼山路線的巴士相討如何把該計劃擴展[5],並宣布該計劃將於2013年涵蓋所有渡輪以及大嶼山巴士[8]。 次年3月,2元交通優惠計劃正式擴展至渡輪和新大嶼山巴士,為計劃的第三階段[9][註 4]。 持有「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的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即日來回乘搭九巴指定同一路線組合,回程可享半價。 此補貼計劃與政府或各公共交通機構的優惠沒有衝突,大家們同樣可以享用港鐵、九巴或長者搭車等優惠,不會有所抵觸。 據2023年財政預算案,「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會再次延長6個月至2023年10月31日。
乘車津貼: 交通津貼計算方法|202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更新:延長至2023年10月尾)
消費券亦適用於九巴月票和港鐵全月通,兩項均紀錄在八達通上,故若打算把消費券用在日常交通費用上,八達通最為方便。 2023年5月,特首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認為目前出現濫用情况,將會有更具阻嚇力的打擊,並加強執法[61]。 香港01報導指,這的濫用是指不合資格人士享優惠,而李並沒有就政府財政方面的壓力擔憂作回應[62]。 乘車津貼2025 就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的情況而言,長者八達通和個人八達通皆需經經銷商申請才可使用[31]。 樂悠咭則需經郵寄表格或「八達通App」手機應用程式申請[32],並透過手機短訊、電郵或信件去了解申請進度[29]。
乘車津貼: 交通津貼2023延長至10月、每月上限500元!八達通先領交津再領消費券
早晨折扣優惠可與轉乘優惠、特惠站優惠、車費扣減及全月通加強版連接車程75折優惠同時使用。 如目的地或出發地超出指定範圍,超出範圍的路段亦可獲75折優惠。 假設由東涌乘搭至銅鑼灣,東涌至中環免費,中環至銅鑼灣則享正價75折,即該程車費只需$4($5.3 x 0.75) 。但若目的地及出發地均不在指定範圍內,則全程須付正價車費。 憑信用卡每月累積零售簽賬滿HK$2,000,透過Apple Pay或Google Pay於本地交通簽賬(巴士、的士)、快餐店、本地餅店及咖啡專門店的交易可享額外12%現金回贈。